中心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济宁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实验中心是集实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建有十三五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理论物理计算实验室、济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专兼职实验人员28人,其中教授7人,副高级职称9人,博士20人,硕士8人,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各专业实验台套数齐全、运行情况良好。课程实验包括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几年承担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共计8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2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2个,到账科研经费24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PCT国际专利1项。

2024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山东省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94项,其中国家级59项,全国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竞赛获奖31项。

二、实验中心建设目标

物理与电子工程实验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发展和培养优秀人才为使命,以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

三、实验中心定位与特色

物理与电子工程实验中心定位于提供优质的实验教学条件,打造适应现代化高等教育需求的实验平台,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中心特色包括:

1.综合性:中心涵盖多个学科领域,提供综合性的实验课程和实践项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实践性:中心重视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3.创新性:中心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和自主创新,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支持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

四、实验中心成果展示

近三年主要教学成果如下:

1.教学获奖

(1) 2021年,校级青年教师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 2021年,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3) 2022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

(4) 2022年,获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6项;青年教师二等奖1项、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

(5) 2023年,校级青年教师比赛,二等奖1项。

2.教改项目

(1)2018年,山东省教改项目面上项目1项,经费1万元。

(2)2022年,山东省教改项目重点项目1项,经费5万元。

(3)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经费15万元。

(4)济宁学院服务黄河国家战略重点(特色)项目1项。

(5)济宁学院度教学改革项目7项。

(6)济宁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8门。

3.教改论文

(1)张营,“地方高校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探索”,济宁学院学报,2019,40(2):90-93。

(2)张营,“基于创新实验室的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探索”,济宁学院学报,2021,42(2):98-101。

(3)杨连武: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物理与工程,2022,32(2):182-187。核心期刊。

(4)杨连武,互联网班级群的管理优势与提升策略,教学与管理,2021,28:25-28。核心期刊。

(5)索育,“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双师教学”模式探索,科学咨询,2022,789(15):212-215。

近三年主要科研成果如下:

1.科研立项

(1)翟倩倩:2021年0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介电泳的“三明治”型超双疏自清洁氟硅树脂/液态金属柔性导电

(2)齐崇海:2023年0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太赫兹波精细调控二维表面浸润的理论研究

(3)赵荻:2021年09月,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印刷型量子点发光油墨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4)闵文静:2021年09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强关联电子系统中的激子绝缘态及光响应研究

(5)齐崇海:2022年09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有序水结构与离子浓度对受限水介电行为影响的理论研究

(6)韩立:2022年09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自由基单分子光开关理论设计及其输运性质研究

(7)孟炎:2023年09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低维硫属化合物的电化学调控研究

(8)田涛:2021年01月,济宁市重点研发软科学项目: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以功率半导体产业为例。

(9)石孟:2024年9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机器学习辅助手势动作柔性传感器设计与研究

(10)贺文雪:2024年9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催化剂中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对催化性能影响的同步辐射研究

(11)王秋艳:2024年9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缺陷调控/双等离激元”协同增强超薄Co3O4纳米片实现高效太阳能向碳质燃料转化

(12)张晓:2024年9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布洛赫型磁畴壁的波导及逻辑器件研究

(13)罗月会:2024年9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发酵-热催化合成对二甲苯的调控机制研究

(14)袁海颖:2024年9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紫外激光辐照下原子的激发和电离研究

(15)余道淳:2024年9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全仰角全高程星光大气折射高精度修正技术研究

(16)张路:2024年9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空域超聚束光场的制备方法及其对多光子非线性效应的增强研究

2.发明专利

(1)王静:2022年10月21日,PCT国际专利:碳纳米笼材料的制备方法

(2)姜晓辉:2022年03月15日,发明专利:一种吸附金离子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加上23,24年度的数据)

(3)孙九瑞:2023年4月7日,实用新型专利:三端口光储能源电源分配系统

(4)张营2024年3月1日,发明专利:一种树叶清扫装置

(5)张营2024年5月17日,发明专利:一种能够清扫墙角的扫地机器人

(6)崔淑坤:2024年9月20日,发明专利:一种SiO2层包覆的碳纳米管负载Pt基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7)赵荻:2024年9月24日,发明专利:基于光谱特征的量子点油墨快速检测方法

3. SCI收录论文

(1)宋军:2021年01月,Jun Song, Hai-hong Li, Feng-lan Shao*,Elliptic flow of hadrons in equal-velocity quark combination mechanism in relativistic heavy-ion collisions,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81:5

(2)宋军:2022年04月,Jun Song, Hai-hong Li, Feng-lan Shao*,Signals of quark combination at hadronization in pp collisions at,sqrt(s) = 200 GeV,PHYSICAL REVIEW D,105(7):074027

(3)李树清:2021年11月,Shu-Qing Li*,Wen-Jing Xing,Xiang-Yu Wu,Shanshan Cao *,Guang-You Qin *,Scaling behaviors of heavy flavor meson suppression and flow in different nuclear collision systems at the LHC different nuclear collision systems at the LHC,Eur. Phys. J. C,81:1035(1)-1035(10)

(4)冀焕明: 2022年07月,The Solidification Behavior of Mg-9Al-2Ca Alloy under Furnace Cool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 Sci. Ed. 37(4):735-739

(5)翟倩倩:2023年09月,A Highly Stretchable Force Sensitive and Temperature Sensitive Sensor Material with the Sandwich Structure of PDMS + PDMS/GaInSn + PDMS. Polymers, 15, 3776.

(6)赵建华: 2023年1月, Mechanisms of interlayer exciton emission and giant valley polarization in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Phys. Rev. B, 107(3): 035439.

(7)宋军:2023年2月, Collision centrality and energy dependence of strange hadron production in Au + Au collisions at√sNN = 7.7–54.4 GeV, Phys. Rev. C, 107(2):024909.

(8)孟炎: 2023年8月, Anomalously small magnetic relaxation rate of Ca10(Pt3As8)(Fe2-xPtxAs2)5 superconductor, Supercond. Sci. Technol., 36(8): 085022.

(9)宋军: 2023年9月, Transverse momentum and multiplicity dependence of Lambda_c/D0 ratio in pp collisions at sqrt(s)=13 TeV, Eur. Phys. J. C, 83(9):852.

(10)杜少将: 2023年12月, Non-Markovian speedup dynamics of a photon induced by gravitational redshift, Phys. Rev. D, 108(12):126011.

(11)李树清: 2024年5月, Quenching and flow of charm and bottom quarks via semi-leptonic decay of D and B mesons in Pb+Pb collisions at the LHC, Chin. Phys. C, 48(8):084106

(12)李树清: 2024年8月, Bottom quark dynamics from nonprompt D0 and J/\ensuremath{\psi} production in Pb+Pb collisions at sNN=5.02 TeV, Phys. Rev. C, 110(2):24903.

(13)韩立: 2024年10月,Rational Design of High-Performance Photocontrolled Molecular Switches Based on Chiroptical Dimethylcethrene: A Theoretical Study. Molecules, 29(20):4912.

(14)岳现房: 2024年10月,Single-Atom Doped Fullerene (MN4–C54) as Bifunctional Catalysts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an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s. J. Phys. Chem. A, 128(42):9167–9174

五、师资力量及团队介绍

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同职称和学历的优秀教师。中心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中心还聘请了一批企业和社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实用的实践教学指导。现有专兼职实验人员28人,其中教授7人,副高级职称9人,博士20人,硕士8人,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

六、实验设施及设备资源

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完善的实验设施和设备资源,包括各类实验室和实训室等。中心配备了一批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能够满足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需求。此外,中心还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学习条件。

物理学实验室负责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及物理学专业的实验课教学,位于7号教学楼D区包括:力学实验室、电学实验室、热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PASCO实验室,物理教法实验室等共计12个实验室。

电子工程实验室位于7号教学楼D区及C区三,四、五层,共计10个实验室,1个实训室。包括网络通信实验室,光纤与移动通信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机房),嵌入式/单片机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模电/数电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电子实训室等。7号楼教学实验室建筑面积合计约1800 m2。

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位于高新区大学园区,材料制备及检测实验中心有:晶体生长实验室、材料制备实验室、扫描电镜室、X射线衍射实验室、热分析实验室、金相制备实验室、金相显微镜室,共计9个实验室,高新区教学实验室建筑面积合计约800 m2。

实验中心设置有科研实验室:新型半导体结构与器件实验室、先进光学实验室、强关联电子系统量子调控实验室、先进电子器件平台、微电子技术实验室信息处理与智能应用实验室、超算一体化平台实验室。

实验中心设置有2间学生创新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创新设计制作实验室。

2022年投入230万元更新了主要设备,所有设备利用率100%。

七、人才培养成果及获奖情况

物理与电子工程实验中心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具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中心设有学生创新实验室2个,所有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由专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省级和国家级学科竞赛。2023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第14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机器人竞赛)机器人3V3对抗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机器人竞赛)机器人步兵对抗赛、第十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复赛(山东赛区)、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第20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TI杯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23年山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讲课比赛、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202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及竞技大赛。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60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4项,省级奖励34项。以赛促学,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八、未来发展规划及展望

实验教学中心将继续秉承“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未来发展规划及展望如下:

1.推进实验教学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实验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2.加强与企业、研究机构等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实践教学和产学研合作;

3.继续加强实验中心队伍建设,持续推进队伍学习与提升。




Copyright © 2023 济宁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实验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杏坛路1号  邮编:273155 电话:0537-3196010

鲁ICP备12014410